推進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
http://m.10keji.com2020年08月31日 10:59教育裝備網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加快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推動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要立足“兩個大局”歷史方位,從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深化培養模式改革、強化導師樹人能力、完善管理評價體系等多維度入手,深入探索推進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在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征程中,迫切需要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這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必須堅持黨對研究生教育的全面領導,堅持“四個服務”方向,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
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學科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礎載體,關乎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推進研究生學科體系建設,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根本性問題。高校優化學科專業建設,要主動適應國家發展戰略需求,聚焦未來革命性、顛覆性技術人才需求,搶抓交叉學科成為新學科門類的機遇,打破傳統學科門類劃分局限,有序設置新興交叉學科專業,夯實交叉學科發展基礎,凝練專業交叉的未來技術特色,為培養復合型創新性人才創造有利條件。要建立國家急需學科專業的引導機制,面向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關鍵性領域,以及“雙一流”建設發展新要求,特別是在解決“卡脖子”關鍵技術中具有重要的支撐引領作用的基礎性學科,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大扶持力度,優化結構布局,凝練發展方向,加強梯隊建設,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積極為國家在高端芯片、智能科技、新型材料、先進制造等關鍵領域培養大批高層次緊缺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智力支撐。
深化培養模式改革。近年來,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增長,有關研究生培養質量問題也備受社會關注,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與社會期待還有一定的差距。抓好研究生培養質量,要在專業學位、學術學位研究生分類培養上下功夫。積極探索兩類碩士研究生分類招生考試辦法,厘清兩類研究生教育的培養標準,構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研究生培養模式。要在“嚴進嚴管嚴出”三個環節上下功夫。優化選拔入口關,無論是采取統一考試,還是通過申請-考核的方式,重在把真正有想法有潛力做研究的學生招進來,實現在源頭上自覺擇優汰劣,讓“輕輕松松變成研究生”成為歷史;要強化培養過程關,重在引導學生做有興趣的工作,激發研究專長,改變“放養式”教育管理,又要嚴格過程質量監督考核,實現在過程中自動分流淘汰,讓“慢慢悠悠混日子的研究生”成為歷史;要嚴把畢業出口關,重在把研究作為衡量研究生綜合素質的基本指標,引導學生做有意義的工作,扭轉“為論文、為學位”等不良傾向,嚴格文獻查閱要求,規范開題報告制度,嚴格論文答辯審核把關,強化論文內審機制,讓“輕而易舉通過答辯的研究生”成為歷史。
強化導師樹人能力。清華老校長梅貽琦先生指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研究生導師是提升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當前,研究生導師隊伍中還存在育人意識不強、學術水平不夠、學習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問題。強化導師樹人能力建設,關鍵要增強導師育人責任意識,清楚“師者”的基本任務,能夠堅持因材施教的方針,善于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注重學生的心智教育培養,幫助學生更好地成才發展,而不是視其為完成科研項目的“工具”;要提升導師導學水平,通過不斷自我加壓,養成自覺的專業知識學習習慣和自主的前沿技術追蹤水平,不斷提升指導研究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加強導師導研能力,使其能夠主動面向國內外學術前沿,聚焦前沿技術和核心技術創新,自覺適應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推進有組織的交叉學科研究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指導研究生科學研究的水平。
完善管理評價體系。評價體系是研究生教育培養的指揮棒,主要包括對導師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兩方面。要深化導師管理體制改革,以破除“五唯”為導向,完善導師考核評級激勵機制。打破導師終身制,建立常態化的考核與調整機制,將導師的評價結果作為研究生招生指標分配、崗位分級聘任以及榮譽獎勵評選的重要參考依據,逐步消除一定程度存在的功利性現象。同時,對于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失責缺位的導師,根據問題的嚴重性程度采取談話、減招、停招以及取消導師資格等措施,徹底改變導師在研究生教育培養過程中重招生輕培養、重項目輕指導等不良現象。要科學構建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指標,結合專業學位、學術學位兩類研究生培養要求,從生源質量、課程體系、論文水平等方面構建科學的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為推動研究生分類教育培養改革提供參考依據,不斷優化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和方法,最終實現研究生培養質量和水平的提升。
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既牽涉政府、社會以及家庭等諸多方面,又涉及校內招生、培養、管理等眾多部門,需要全面加強黨的統一領導,建立協同配合機制,切實履職盡責擔當,才能扎實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德才兼備的高素質高層次人才。
(作者系合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