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雄安:教育同頻共振
http://m.10keji.com2020年05月12日 10:32教育裝備網
三年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三年來,雄安規劃編制取得重大進展,一批基礎性重大工程項目啟動實施。根據《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新區將優先發展現代化教育,布局高質量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創造教育領域的“雄安質量”。
河北省任丘市,毗鄰雄安新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大局下,任丘教體局積極發揮地緣優勢,瞄準雄安教育高起點、高標準和高水平規劃,加快提升任丘教育聯動發展水平。
互聯網+,激活任丘教育
三年來,雄安新區把教育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以智能技術帶動教育超速發展,全面構建全時全域、開放融合、泛在智能的終身學習型城市。用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將成為雄安新區培育高素質人才、增強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支撐。
作為全國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區”八個創建區域之一,雄安有力地推動了周邊地區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教育理念與模式、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創新。
面對這樣一個重要的機遇期,任丘市加大力度發展“互聯網+教育”,激活共享模式。搭建信息化平臺,打造好“最后一公里”,構建“1個數據中心+27個精品錄播教室+28個常態錄播教室+169所校園網”的網絡平臺,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建設運行機制,將課程點播、直播、網絡資源共享等覆蓋全市城鄉中小學。
任丘積極對標“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創客教育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積極推進中小學機器人教學進課堂工作,組織學校優秀教師到北京參加創客教育培訓,學習機器人編程、3D打印技術和微課制作技巧,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新業態。
立德樹人,夯實思想根基
進入新時代,經濟全球化、信息化使人類德行面臨嚴峻挑戰。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任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夯實學生思想基礎,依托課堂主陣地,通過系統講、讀原著、聽報告、看視頻、寫心得等環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統籌課上課下、校內校外資源,校園時時處處是思政課。學校創新工作方式,深挖時代感強的鮮活內容,用身邊人身邊事把事實講清、把道理講實、把理論講活;善于運用“互聯網+”創新教育載體,解決網絡缺思想、思想難入網等問題,幫助學生在網絡空間里辨明方向、廓清迷霧、找到真知、自信前行。組織“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動,10萬學生和家長參與其中。
五育并舉,全方位協同育人
新時代,要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任丘充分挖掘五育之間互為關聯、互為促進、互為補充的育人價值,構建落實立德樹人的新模式,將五育并舉融入課堂教學、校園文化、課外活動全過程。
堅持以勞育錘煉品行意志,通過“環保小衛士”等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
實施“一校一品”校園美育特色項目。推進戲曲、茶藝等傳統文化進校園。深入挖掘剪紙、大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家鄉根脈文化在學生心中發芽、壯大。培養每一名學生具有一至兩項藝術愛好。健全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未來,任丘將積極探索教育發展之路,一方面是做好承接雄安新區征遷安置群眾隨遷子女的入學入園等工作;另一方面與雄安教育同頻振、共成長,探索推動教育政策、優質課程、教學成果、名師資源等互聯互通。
(作者系河北省任丘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教體局局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