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健康“入學碼”確保校園平穩復學
http://m.10keji.com2020年04月10日 13:53教育裝備網
今年2月,金華市教育局聯合中國電信金華分公司研發推出金華校園健康“入學碼”系統。3月13日該系統正式上線,已在市教育局22所直屬學校以及各縣(市、區)中小學(幼兒園)推廣,截至目前,共有102.2萬學生進行了健康申報,申報率達到98%以上。3月30日開始,根據金華市“入學碼”生成規則,系統已開展了核驗測試。
一、主要功能
“入學碼”系統由家長(學生)通過手機或電腦連續14天填報教育部門定制的個性化問卷進行成碼,監測的主要是學生及其共同生活人員的健康狀況、生活軌跡、與病患接觸狀況等,連續填報14天后將生成藍、黃、紅三色碼,學生憑“藍碼”入學。該系統主要具備四大功能。
(一)電子建檔功能。根據浙江省《關于印發返崗返工返學人員健康監測防控指導意見的通知》,市教育局設計了健康問卷,該系統通過教育局端統一發出問卷,監護人連續健康申報14天后,即可生成“藍、黃、紅”三色碼,建立學生“一人一檔”,全面了解學生和共同居住人員的健康狀況。
(二)復學管理功能。通過“入學碼”實現有條件復學,如14天申報后領取的“入學碼”異常(黃碼和紅碼),可于開學前通過微信提交有關醫學申訴材料,經學校審核通過后復學。只有滿足屬地教育局復學管理規定的方可獲得“藍碼”。區別于省“健康碼”,“入學碼”的填報內容包含更多與入學有關信息,如“計劃返回學校所在地時間”、“返校時擬乘坐的交通工具”、“學生今日的體溫狀況“等,在連續采集14天的健康數據后,生成三色“入學碼。如果申報超過14天,系統則根據最近14天的信息動態變化,生成新的入學碼狀態。
(三)五級智控功能。運用系統,可全面分析“生、班、校、縣、市”的學生健康狀況,建成五級健康信息電子庫,為各地各校數據分析和研判提供方便,構建了五級防控的校園智控體系。憑借“入學碼”可實現“一生一檔、一人一碼、一校一指數、一地一圖譜”的預期目標。
(四)實時報告功能。填報表每天自動發送、自動催、自動統計,動態掌握學生狀況。開學后,學校管理員和班主任可運用該系統在微信端直接錄入學生每天的晨(午、晚)檢體溫異常數據,達到快速報告,快速處置功能,實現了晨午檢和因病缺課的電子化登記。
二、主要做法
(一)開展充分試點。3月12日,在金華一中、金華市賓虹中學、金華市孝順中學等5所學校開展了“入學碼”健康申報試點工作。將試點期間反饋的個別家長手機與微信號不符、無法及時收到推送問卷等問題進行了調整完善,同時,優化了推送時間和問卷題目。3月30日,又對金華市方格外國語學校進行“入學碼”核驗試點。
(二)共享數據信息。市教育局積極與市大數據局對接,成功申請并對接相應數據接口,將省“健康碼”數據和“入學碼”數據進行比對,使數據更準確、更齊全,以避免家長(學生)填報不準確、錯填等情況。
(三)全面推廣應用。該系統在各縣(市、區)的中小學、幼兒園和市教育局直屬學校的學生中進行推廣;各地各校也可根據需要在返崗教師中予以應用;在金高校如有需求,市教育局也會將系統端口開放至各高校;所有學校均可免費使用。
三、主要成效
(一)解決了家長代領“健康碼”判斷有漏洞的難題。因大部分學生(尤其是小學和幼兒園段學生)的“健康碼”由家長代領,其生活軌跡實則為持有手機的代領家長軌跡,不能完全代表學生的生活軌跡和風險等級。“入學碼”系統則是由家長(學生)通過手機或電腦連續14天填報教育部門定制的個性化問卷進行成碼,以此獲取的學生信息和動態,避免漏洞。
(二)解決了部分學生無法申領“健康碼”難題。部分外來務工子女因計劃外超生沒有戶口,因而無法申領省“健康碼”,這些學生大多為外省流入人員;部分外國籍學生因沒有國內銀行卡或身份證無法申領省“健康碼”,若不能準確掌握這些學生的健康情況將為復學管理帶來極大隱患。“入學碼”系統可使該類學生通過學籍信息或者學生手機號碼進行申報,做到信息全覆蓋。
(三)解決了學生數據無法精準掌握難題。目前各校通過每日統計“健康碼”顏色情況以掌握學生最新狀態,但此種統計方式效率低、準確率不高,加之省“健康碼”的后臺數據各教育局和學校無法獲取,不能全面了解轄區和學校的重點人群分布情況,不能在開學前對學生返校進行精準研判分析,同時,憑“健康碼”難免會出現開學后學生扎堆“亮碼”上學的情況。學生申報“入學碼”后,學校系統后臺可以即時查看每名學生是否符合入學狀態,對于不符合人員可以提前告知暫緩返校,符合人員可在校門口測溫后快速通行。
(四)解決了外地學生返校管控難題。該系統可通過重點人群的有條件返校和申請返校機制,精準判斷學生返校資格,實現學校、家長100%放心,因此具備更高的安全等級。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